2023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近日,《西安市“北跨”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印发,城市“北跨”发展集结号全面吹响。
“北跨”趋势下,西安将拉大城市骨架,做大工业体系,扩大都市格局,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大西安呼之欲出。
产业先“跨”
“北跨”是第一步,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引导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和产业向北拓展。其中,产业是西安“北跨”的重要脉络之一。
2023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同日,西安还首次举行“北跨”为主题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数量与金额均极为可观,共150个项目,总投资达1324.63亿元。
“规划布局”与“项目开工”齐头并进,也将不断扩大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带动渭河两岸经济高效、一体化发展。
“北跨”重点区域主要涉及“三城三区”,即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泾河新城、高陵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渭河南岸未央区、经开区、灞桥区、国际港务区的部分区域。
具体到产业层面,目前北跨重点区域已经形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拟打造万亿级的工业大走廊。
举例来看,经开区工业总量占全市三分之一,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剧增40.8%,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1.6%,在商务部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考核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列西部第一。
高陵区围绕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目前已建成工业核心区65平方公里,入驻吉利汽车、陕汽集团、隆基、长庆油田等各类企业78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13家,是全市13个区县中唯一工业总产值过千亿的城区。
泾河新城定位“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聚集区”,围绕太阳能光伏、智能家居、新能源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芯片、茯茶等重点支柱产业需求,引进隆基绿能、恒德精密、德创未来、创维智能等头部企业,为未来发展投资“加注”。
阎良区作为西安独有的“航空名片”,航空产业高度聚集。“北跨”趋势下,阎良区也将充分发挥硬科技优势和企业先进制造能力,聚力航空制造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不断释放高端装备制造产能,为承接西安“北跨”奠定良好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助推“北跨”的同时,西安亦密集开展多场招商引资活动,深入推进靶向招商,集聚产业发展“源头活水”。
今年2月以来,西安已先后举办西安市产业投资合作年会、“央地携手、西望长安”西安市与驻京企业合作交流会、“智汇空天·智享人才”空天产业人才发展合作论坛、“第三届中国航空投资峰会暨第七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等多场大型投资招商活动。
“北跨”之后,一条工业大走廊初具雏形,叠加招商引资加码助力,西安制造业强市驶入“快车道”,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也将加速相关板块的产业“聚变”之力,打造西安经济发展的“新中心”。
城市机遇凸显
随着“北跨”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产业与资源要素开始向渭河以北集聚,西安机遇愈发凸显。
城市发展角度而言,“北跨”之后,渭河也将成为西安的市内河,有效拉大城市发展骨架,扩容城市经济增长空间。从而形成城市整体向北发展,引导全市的经济要素、人口有序地向北形成新的集聚,为城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由此来看,“北跨”将进一步提高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主要城市的承载能力,有效促进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为区域经济、百姓生活创造更多可能。
城市“北跨”,交通先行。2023年西安围绕“北跨”,将实施48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西阎快速路、地铁17号线、关中环线迁改、西安大环线、西延高铁等项目均在加快实施。
上述项目建成后,将推进西安对外交通快速化、区域通勤交通便捷化、城乡交通一体化,也为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此外,“北跨”片区核心在生活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亦有大量招商引资新机遇,以此为契机,西安也为产城融合蓄势赋能,不断提升“北跨”区域吸引力,增强人口吸纳能力,将“北跨”区域打造成宜居宜业新样板。
可以预期,随着西安“北跨”不断深入推进,创新引领的产业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电话:029-88196777
座机:13152497141
邮箱:2217196171@qq.con
地址:陕西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